《双城》mv的诞生


制作时间
2016年8月15日~2016年9月7日

构思
在做mv之前,本人一般都会对角色选择,和角色进行一定的理解和规划。
先来说说《追击者》中“曹若飞”吧。于老师的《追击者》和他的另一部电视剧《警花和警犬》是2016暑期档同时上映的。但《追击者》的宣传力度明显要小于《警花和警犬》,从而在一定程度上,让大家会忽视掉于老师所饰演的“曹若飞”的精彩。
纵观整部剧,曹若飞应该属于男二,但戏份绝对不轻。电视剧开篇就是由“曹若飞”在小诊所的行动开始的(即所谓的“手术刀行动”),这个事是整个电视剧将所有人物串联起来的隐线。“曹若飞”的人设为军统,办事能力绝对的毋庸置疑,智商、情商非常高,同时其老师应该是在当时有权利的高官之一,因而其深受重视。仔细观看整部剧,可以发现,其实“曹若飞”的对话并不是很多,很多时候他是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。而全剧中对于“曹若飞”的描写细致到了他的眼神、面部表情,以及手部动作。而这些近似于微表情的表演,比台词更考验到演员的功底。对于这个mv的剪辑,这无疑是非常有利的。
通过曹若飞举手投足的细致刻画,一个执着心中理想,阴暗却又充满矛盾的人物。“曹若飞”的矛盾在于他对傅云存在却有利用成份的感情,如果说一开始“曹若飞”对傅云的各种照顾是充满了目的(要探查傅云的父亲在保定的网络)的话,那结婚之后他对傅云还是有感情的。也就是说“曹若飞”对傅云是有爱情的,只是这种爱情比“曹若飞”心中的理想要轻微。
而此mv的另一位主角,则是于老师的电视剧《青盲》中的男主角——张海峰。如果“曹若飞”是黑的话,那“张海峰”就是白。当然,其实这世间无所谓黑与白,定义也不会那么清晰。“张海峰”的人物设定,从一开始就是遵循原电视剧的,只是将原本杀害“张海峰”义父的凶手设定成了“曹若飞”(“曹若飞”表示:这个锅我不背!哈哈哈……)。而“张海峰”开始偷取档案就是想要报仇,被发现被捕后第一要务就是要越狱,而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。
其实,“张海峰”也是一个非常深沉的角色。他善于思考和变通,也善于抓住机会,同时他肩负的任务(“张海峰”是卧底,代号“青盲”),也决定了他的多疑和许多无奈。因而将“张海峰”和“曹若飞”设定为互为对立的立场,是一开始就决定的主线,而两人之间的斗争无需通过语言,只需要用行动、眼神等就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。

制作感想
万事开头难!前奏的部分真的很烧脑子,制作过程耗时长,而且显得有些漫无目的(真的是漫无目的咧!)!好几次都想要放弃了,觉得实在是被卡在那里,堵得一塌糊涂的,做不下去、伤心了!
《双城》是我做的第四个视频,与前三个不同的是,它是两部电视剧合起来的,并且有故事情节性的混剪,也是本人的第一个混剪故事视频。
“双城”的概念在于“双”字。相互对立,矛盾存在的,如黑与白,正与邪,对与错……,都是如此。很多时候,很多事情,只是因为当时的立场不同、信仰不同而已。“城”则是一个无定界的存在,它可以是一个家庭,一个城市,一个国家,甚至政见、心灵等。这个“城”有美好、丑陋,有善,有恶。所有的一切都是因果,存一念,而执一世。
曹若飞的深沉、冷静和果绝,军统的狠辣、果断,在他身上是一览无遗的。同时,他的身体中流露出的温情也有片刻体现;他的眼神和表情,都带有对所有人的质疑,因而他不相信任何人。他忠诚于他的信仰和立场,是一位非常虔诚的卫道者。
而张海峰,一名在国名党卧底10年的人,身处的环境造就了他的另一种深沉和多思。他的善是一种天性,被使命深埋的天性,他的爱深沉而刻骨却不能释放和表达。他有计划,有谋略却多疑。他的信仰是因其义父所托的责任,但他向往的却只有自由。
因而,在《双城》中的剪辑中,对于“曹若飞”的剪辑多侧重于眼神、细微动作和笑容的刻画,突出的是他的冷酷、阴暗、深沉不可测的一面;而对“张海峰”则多侧重于动作、思考时的面部表情,以及走路步伐和光影变化的刻画,体现出他心思细密、有秘密目的的感觉。
引用了一部分空镜效果的插入,让场景过度得比较自然。
色彩方面本来是调成蓝青色,但因为两部电视剧色差太大,后改为黑白色,显得更有历史感,同时也加深了部分片段的亮白度。

1)以后做视频必须要多看几遍片子,在草稿上记好每一集可用的镜头,必须精细到每一秒,空镜也必须要记录好,同时也要做好日常空镜的收集,以备不时之需;
2)看电视剧的时候,要多注意揣摩人物的性格,通过人物动作、眼神,看出所要表达的意思,这样才能更好的剪片子;
3)后期效果的制作一定要加强,可以自己做一些遮罩效果等,对歌曲的节奏要掌握好,节奏必须要压对点;
4)苹果的固态硬盘真的太小了,应该换一个雷电接口的,或者该买新的了……嘿嘿嘿

分享到